2射頻與微波消融術治療血管瘤
2.1射頻與微波消融術治療血管瘤的原理
射頻治療是利用射頻電流發生器連接的電極針直接作用于腫瘤和/或畸形的血管,直接破壞病變組織,屬微創療法。工作中射頻電流發生器連接的電極針產生的瞬間熱力直接作用于腫瘤及/或畸形血管,導致病變組織內血管內皮破壞、蛋白壞死凝固并最終機化。該方法在成功應用于多種實體腫瘤及肝血管瘤后,開始進入脈管畸形的治療選擇中。微波消融是通過組織中電解質的磁滯作用產生熱量來破壞靶組織。當電磁能(微波頻率范圍為300MHz~300GHz)作用于組織時,易磁化的分子(如水等)會順應電磁場的方向排列,隨著磁場方向的變化高頻震蕩,從而吸收能量使組織加熱。
2.2射頻與微波消融術在脈管畸形領域的應用
主要應用于:①難治性復雜彌漫性脈管畸形的輔助治療(作為腔內硬化栓塞治療及外科手術切除的輔助治療);②特殊部位低流量脈管畸形的輔助治療(腔內硬化栓塞治療及外科手術切除受限的和脊髓等重要結構存在豐富血管網交通的病變等)。
2.3射頻與微波消融術治療血管瘤的方法
治療前可通過臨床及影像學資料明確病變范圍,并進行常規的術前檢查,可根據病變部位和范圍選擇麻醉方式。治療時,在超聲或CT定位下將電極針穿刺至病變組織內,多點位治療、分次施行,通常先深部后淺部治療直至覆蓋全部病變組織。根據病變性質,電極針尖端需與病變組織邊緣保持一定距離,避免損傷臨近組織和表面皮膚。治療所需的工作功率和病變性質有關,通常低流量脈管畸形所需的治療功率較低,可根據治療部位的阻抗調整;高流量脈管畸形所需的治療功率較高,應用阻抗調節,病變范圍較大者可分次治療。
2.4射頻與微波消融術治療血管瘤的注意事項
①根據治療功率大小,需準確定位穿刺,巨大或豐富動靜脈交通的病變應分期治療,電極針位置不佳或過度消融可造成臨近血管神經及軟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出血或局部軟組織壞死。②常見并發癥包括術后發熱、潰瘍或組織壞死,以及一過性血紅蛋白尿等,通常對癥治療即可。
|